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簡稱中監所),承擔了國家從“七五”到“十三五”期間多項科技攻關項目,獲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勵4項。中監所從事動物疫病診斷研究60余年,與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聯合建成了“動物用生物制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農業部“人畜共患病研究創新團隊”、“獸用生物制品質量檢驗創新團隊”的依托單位,是牛羊馬等多種動物疫病診斷標準品和參照品的制備和標定單位。中監所下設的“國家獸醫微生物菌種包藏中心”擁有國內最多的獸醫菌毒種研究資源,可以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必要的資源保障。
研究團隊依托的布魯氏菌?。ú疾。I實驗室成立于1952年,是國內最早從事布病研究的實驗室之一,一直致力于布病生物制品質量檢驗、標準物質制備、診斷新技術、新型疫苗開發、致病機制,以及布病防控技術的研究,并取得成效,為我國布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實驗室在基礎建設、科學研究、人才隊伍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于2018年被指定為“國家動物布病參考實驗室”后又獲得了國際獸醫領域專家和同行的充分認可,分別于2019年和2021年被認可為WOAH (原OIE)和FAO布病參考實驗室。實驗室現擁有布魯氏菌參考菌株和各種分離株379株,建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布病粗糙型和光滑型陽性血清庫并承擔布魯氏菌病虎紅凝集抗原、試管凝集抗原、乳環凝集抗原國家參照品和布病陽性血清國家標準品的制備和標定任務。目前實驗室設施齊全,設備完善,現擁有生物安全2級實驗室(BSL-2)1500 m2、生物安全3級實驗室(BSL-3)2184 m2 和動物生物安全 3 級實驗室(ABSL-3)2267 m2,并通過了CNAS國家ABSL-3實驗室認證和CNAS 檢測與校準實驗室認證。同時,通過了農業農村部獸藥GCP的監督檢查,具備了對牛、羊和禽等獸用生物制品開展疫苗再評價的資格和能力要求。